? ? ?據多家媒體報道,13日,兩艘油輪在阿曼灣海域遭遇水下武器的攻擊發(fā)生爆炸,船上燃起大火。伊朗媒體報道稱,兩艘載滿原油的油輪分別懸掛馬紹爾群島和巴拿馬國旗,伊朗船只前往救援,共救出44名船員。不過,美國方面卻指責伊朗是肇事者。襲擊者到底是誰?
伊朗外交部長扎里夫在社交網站上表示,這一事件相當“可疑”,他呼吁有關各方就此事開展地區(qū)對話,避免緊張局勢升級。
據伊朗法爾斯通訊社報道,事件發(fā)生后不久,伊朗政府發(fā)言人阿里·拉貝伊表示,伊朗方面已準備好就保護地區(qū)重要航線同地區(qū)國家展開合作,他同時提醒相鄰國家“不要急于做決定,以免落入某些勢力設好的圈套,令它們從地區(qū)危機中受益?!?/strong>
當地時間13日下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美國國務院舉行新聞發(fā)布會稱,情報顯示,是伊朗在霍爾木茲海峽附近的阿曼灣襲擊了兩艘油輪。但他沒有當場展示任何證據,也沒有接受現場記者的任何提問。另外,據日本經濟產業(yè)省表示,兩艘被襲擊油輪都載有“與日本有關貨物”。而當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在伊朗訪問。對此,美國方面聲稱,“伊朗此舉”是在侮辱安倍晉三。不過,日本交通大臣石井啟一表示,仍然不知道是誰向油輪開火,但油輪遇襲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伊朗無關。
針對美方這一指責,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表示,伊朗政府“堅決否認”美國聲稱的伊朗要對襲擊事件負責的說法,并以“最強烈的措辭”譴責這一說法。
對于兩艘油輪遇襲一事,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國際社會深表關切。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13日對這一事件表達了嚴重關切,他強烈譴責任何針對民用船只的攻擊行為,并呼吁盡快厘清事實和責任方。古特雷斯還表示,這一事件可能帶來一些令世界無法承受的后果,那便是海灣地區(qū)發(fā)生大規(guī)模沖突。
俄羅斯總統(tǒng)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當天表示,由于缺乏事件發(fā)生時的一些信息,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13日,法國外交部發(fā)言人馮德米爾以及德國外長馬斯分別重申航海自由的權利必須受到保護,并呼吁各方保持克制,以避免地區(qū)局勢進一步升級。
專家認為,海灣地區(qū)1個月之內發(fā)生兩次、多艘油輪遭到攻擊的事件(此前的5月12日,阿聯酋附近港口已有4艘油輪“遇襲”,美國及其盟友一口咬定是伊朗所為,但伊朗堅決否認),絕非偶然。有兩大可能:一是恐怖組織,海灣地區(qū)特別復雜,比如說近在咫尺的也門,就有極端組織分支。這些組織在形勢緊張的情況下容易渾水摸魚、制造混亂;二是與美國排兵布陣、部署軍事力量相關。不管是哪一種情況,期盼各方克制,查清真相,避免局勢升級。